BloggerAds

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

魔鬼與霸權 週一, 2010-11-15

魔鬼與霸權


神父羅國輝指李嘉誠建發水樓、大家樂壓榨員工是「食人的魔鬼」,長實高層向教區施壓,要求修正神父的言論。
天主教徒既信奉上帝,也就有義務維護聖經的道德觀。聖經《耶利米書》寫道:「那行不義蓋房、行不公造樓、白白使用人的手工不給工價的、有禍了 。」跟社會現實吻合,商人為富不仁而招來神父批判,實屬正常。「魔鬼」是天主教的產物,對這個詞彙的「最終解釋權」自然也屬於他們,怎樣辨別魔鬼,他們是專家,這權威不到外人來質疑。天主教正義和平會表示「魔鬼」是很溫和的字眼,算是定論,商人感到不高興,是他的自由,但沒權干預教區的做法,要求修正。
不是說反對西方文化霸權嗎?不如理直氣壯宣佈:「我就是魔鬼,so what?」同時為魔鬼平反。因為二千年來,天主教徒為了傳教,派軍出四侵略,殺害無數異教徙,把異教的神祇通通醜化為魔鬼撒旦。例如:古埃及的賽特神,象徵力量,但天主教把其說成魔鬼。英語中的「魔鬼主義」(Satanism)也就是衍生自「賽特主義」(Seitanism);還有別西卜,在中東其實是有治病之能的神,現在卻變了「鬼王」;香港師奶信仰的滿天神佛,也是偶像邪靈,她們犯了十誡,死後要下地獄。所以,在社會學的角度來說,魔鬼是西方霸權下的「他者」,其實也很可憐。愛國商人大可成立一個關愛基金,關愛一下這些宗教弱勢人士,也藉此「打造」中國話語權。
商人開口閉口說愛國、堀起等等,但人家罵你兩句便動氣,「中國人站起來」式的豪氣消散無蹤,證明這些擦鞋話都是謊言,心裡根本不相信,同時潛意識裡曲線承認了神父的指控。
就算在西方,魔鬼也不一定是負面的東西。導演添布頓創作過電影《怪誕城之夜》及 《怪誕屍新娘》,影像奇詭,角色都是鬼怪幽靈,配合黑色幽默的風格,主題講的不是恐懼及死亡,而是愛及人情等普世價值。當中的骷髏主角,其玩具精品還在全球熱賣,受小孩喜愛。
其實只要有以上的一點點人文知識,就不會弄得如此尷尬,可是那些每月領取高薪的什麼總監,平日只懂鋸扒、飲紅酒,及叫下屬:「寫份report俾我。」在文史哲方面卻交出一張白卷。本來可以幽默化解的小事,結果化大了,還給主人惹來「小器」的批評,這叫「禍去禍來因自招」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